《内蒙古中医药》第四届编委会委员的公示
《内蒙古中医药》第四届编委会已到换届年限,部分编委会委员退休或因工作原因调出,已不能满足期刊长期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内蒙古中医药》的学术质量,推动《内蒙古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充分发挥编委的医学专业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经《内蒙古中医药》第三届常务编委讨论决定,对《内蒙古中医药》编委会进行换届改选,并根据各地推荐专家,推选出《内蒙古中医药》第四届编委会委员,现公示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期刊第四届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伏瑞峰
编委会副主任 石海燕 杨广源 于连云
主编 杨广源
副主编 马玉胜 苏和 董秋梅 师建平 谢静华(常务)
编委会委员(以下按拼音排序)
白玉昊 毕力格 董秋梅 伏瑞峰 高瑞霞 高 原 耿 刚
郭增元 韩 斌 贺 涛 黄 燕 贾 磊 金朝阳 郎显明
李国华 李 理 李 林 李 烨 梁秀文 刘二亮 刘广宇
刘 全 刘士勇 吕 华 吕新亮 马富明 马玉胜 米裕青
苗 茂 任国华 师建平 石海燕 苏 和 孙 萍 王京宝
王 静 王 莉 王 权 王玉英 魏玉霞 武慧强 肖 成
谢静华 徐 惠 杨广源 杨晓静 杨雨民 于连云 郁金岗
云耀峰 张国清 张 晶 张景玲 张 莉 张明锐 赵 军
赵丽萍 郑雷刚 周长凤 周 志
编辑部主任 谢静华
公示时间:2021年10月18 日-2021年10月22 日(5个工作日),如有异 议,可与编辑部联系。
联系电话:0471-4120091
电子信箱:nmgzyyhhht@126.com
页码 | 第一作者 | 文章标题 |
1 | 刘宗慧 | 生化汤加减对血瘀型产后发热患者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
2 | 吴金梅 | 过敏煎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4 | 颜凡棋 |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
6 | 张爱花 | 小柴胡汤合宣肺降火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
8 | 宋思霖 |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疼痛改善及预后影响研究 |
10 | 黄晓松 | 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Ⅲ~Ⅳ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
12 | 狄鹏 | 自拟活血利咽汤治疗慢性咽喉炎效果观察 |
14 | 李俊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15 | 刘新宇 | 加减补中益气汤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多重耐药老年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
17 | 陆靓 | 刘灿康应用清利活血泄浊方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应用价值 |
19 | 陆叶 | 牛黄上清胶囊联合奥硝唑片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影响 |
21 | 沈铭轩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
23 | 郑子春 | 荜铃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
25 | 李辉俊 | 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
27 | 曾双梅 | 当归补血汤加味结合口服铁元素对癌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卡氏评分的影响 |
29 | 姜小平 | 宣肺祛痰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
31 | 关明军 | 慢阻肺验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COPD 急性加重患者症状积分、痰液性质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33 | 陆秋月 | 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兼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
35 | 李佳 | 蓝芩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对临床症状改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37 | 苏文仁 | 自拟连蒲公英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感染的研究 |
39 | 孙锦华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
41 | 王永平 |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女童单纯性乳房发育的临床疗效 |
42 | 张珍梅 | 膝痹消肿方联合吊伤膏治疗风湿热证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44 | 赵明月 | 桂枝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
46 | 郑敏 | 分析健脾化浊散结化痰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
48 | 郑枫 | 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IGFBP-3 的影响 |
50 | 李楠 | 滋肾调膜方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血瘀型中、重度宫腔粘连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 |
52 | 刘俊凯 | 补肝益肾健骨汤联合中药贴敷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综合疗效、安全性分析 |
54 | 刘晓艺 |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
56 | 李博 | 蒙古黄芪胶囊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
61 | 杜康 | 观察中药桑杏前桔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63 | 周顾 | 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证的研究 |
66 | 徐云英 | 益心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
68 | 张文佳 | 辛效毅教授临床辨治痤疮经验总结 |
70 | 王庆 | 从临证病例浅谈直接运用名医经验法 |
73 | 梁菲 | 桂派中医大师黄贵华教授从六经辨证论治食管瘅 |
76 | 崔敏 | 董杰教授应用调补冲任法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
79 | 刘俊倩 | 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析吴节教授应用重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机理 |
82 | 贾璇 | 赵建军教授从风痰瘀理论论治眩晕病经验 |
85 | 乔元座 | 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热敏灸辅助八段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87 | 朱宜青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持续腹内压监测指导ARDS 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可行性研究 |
89 | 李峰 |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
91 | 肖芳芳 |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时辰法按压耳穴加揿针在预防妇科开腹手术后腹胀的应用研究 |
94 | 欧阳燕 | 穴位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研究 |
96 | 林冬萍 | 耳穴压豆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儿童腹泻的效果观察 |
99 | 王智丽 | 中药湿热敷联合手法按摩排乳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
101 | 邓星佑 | 林忆平主任运用三辨理论下环膝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疗效观察 |
103 | 刘嘉乐 | 补肾育经方联合卦位针刺对PCOS 患者月经后期改善效果 |
105 | 郝琳 | 针灸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症效果分析 |
107 | 陆晓春 | 中药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研究 |
109 | 李洁丽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预防产后身痛的临床观察 |
112 | 叶华韵 | 左右配穴针刺法联合合谷刺改善中风患者姿势控制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3 | 徐灵建 | 闭合性创伤患者的中药贴敷结合冷敷的镇痛治疗效果观察 |
115 | 李蕴璐 | 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输卵管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7 | 沈杰 | 基于“反阿是穴”理论针刺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中风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
120 | 张月群 | 坐式平衡火罐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 |
122 | 黄召兰 | 岐黄针疗法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 |
125 | 孙小翠 | 功法易筋经辅助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腰椎活动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
127 | 张雅婷 | 祛湿化瘀汤及中药封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复发情况分析 |
130 | 王梓羽 | 六味地黄丸对孤独症仔鼠的孤独症状以及血清1,25(OH)2D3水平的影响 |
132 | 蒋银 | 小儿咳嗽糖浆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 |
134 | 陈思睿 | 栀子化学成分及以栀子苷为指标的炮制研究进展 |
140 | 崔明明 | 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 |
142 | 刘艺 |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4 | 董韶悦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不寐的中医研究进展 |
146 | 葛翼锋 | 中医药治疗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
148 | 李可 | 滑膜成纤维细胞自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和中医药的干预作用 |
153 | 李姿 | 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56 | 陈令媛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158 | 李敏 | 名中医治疗胃脘痛经验概述 |
162 | 胡梦云 | 中医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研究进展 |
165 | 王清明 | 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