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医药》第四届编委会委员的公示
《内蒙古中医药》第四届编委会已到换届年限,部分编委会委员退休或因工作原因调出,已不能满足期刊长期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内蒙古中医药》的学术质量,推动《内蒙古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充分发挥编委的医学专业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经《内蒙古中医药》第三届常务编委讨论决定,对《内蒙古中医药》编委会进行换届改选,并根据各地推荐专家,推选出《内蒙古中医药》第四届编委会委员,现公示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期刊第四届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伏瑞峰
编委会副主任 石海燕 杨广源 于连云
主编 杨广源
副主编 马玉胜 苏和 董秋梅 师建平 谢静华(常务)
编委会委员(以下按拼音排序)
白玉昊 毕力格 董秋梅 伏瑞峰 高瑞霞 高 原 耿 刚
郭增元 韩 斌 贺 涛 黄 燕 贾 磊 金朝阳 郎显明
李国华 李 理 李 林 李 烨 梁秀文 刘二亮 刘广宇
刘 全 刘士勇 吕 华 吕新亮 马富明 马玉胜 米裕青
苗 茂 任国华 师建平 石海燕 苏 和 孙 萍 王京宝
王 静 王 莉 王 权 王玉英 魏玉霞 武慧强 肖 成
谢静华 徐 惠 杨广源 杨晓静 杨雨民 于连云 郁金岗
云耀峰 张国清 张 晶 张景玲 张 莉 张明锐 赵 军
赵丽萍 郑雷刚 周长凤 周 志
编辑部主任 谢静华
公示时间:2021年10月18 日-2021年10月22 日(5个工作日),如有异 议,可与编辑部联系。
联系电话:0471-4120091
电子信箱:nmgzyyhhht@126.com
页码 | 第一作者 | 文章标题 |
1 | 李小丽 | 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 |
4 | 杨永光 | 益气祛风活络汤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
6 | 周杰 |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 |
8 | 张丽丽 | 温经汤治疗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 |
10 | 叶秋菊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
12 | 林东辉 | 喉咽清颗粒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
14 | 殷燕 | 麻仁润肠汤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疗效 |
16 | 李武明 | 益肾通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胆汁酸、炎症因子的影响 |
18 | 霍华艳 | 血府逐瘀汤合越鞠丸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焦虑的疗效 |
20 | 翟丽萍 | 基于"瘀热致消"理论探讨清化瘀热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
22 | 陈维华 | 身痛逐瘀汤加减方应用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探究 |
24 | 杨丽丽 | 神经阻滞配合易筋经功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观察 |
26 | 彭仙 | 知五合方治疗肾阴虚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27 | 刘婕 | 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 |
29 | 陈刚 | 中药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
30 | 梁雨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
32 | 高一然 | 补肾泄浊通痹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合并早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
34 | 李锐朋 | 熄风活血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证的效果观察 |
36 | 李慧 | 观察肾炎1号方加减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
38 | 冯立科 | 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
41 | 姬燕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
43 | 蒲玉 | 茯泽泻浊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痰浊阻滞型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
46 | 朱英 |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瑞巴派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48 | 徐博君 | 五藤痛风饮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探究 |
52 | 廖辉 | 陈沁教授治疗肺结节临床经验总结 |
55 | 张璐 | 王红教授应用扶正护场理论联合穿刺引流治疗复杂性肝脓肿的诊疗经验 |
58 | 张甜甜 | 海派骆氏妇科产后祛瘀生新方在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中的应用 |
60 | 雷红艳 |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滋肾疏肝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
63 | 魏媛 | 从"浊毒理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隐匿进展的病机 |
65 | 王子萱 | 曹宝国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从肝脾论治双心病的经验总结 |
67 | 张旭升 | 尚德俊国医大师诊治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学术思想研究 |
69 | 李剑 | 基于泽泻汤方证探讨眩晕痰饮证的临床治疗 |
71 | 周雅静 | 王诚喜从病因病机论治肺结节经验 |
74 | 冯杰 | 曹宝国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总结 |
77 | 李紫萁 | 梁健芬教授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医案举隅 |
79 | 石竹根 | 马小军从肝肾阴虚辨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经验 |
82 | 郭惠 |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三仁汤治疗湿疹 |
85 | 张翔 | 谢林教授从"痰瘀滞络"学说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
89 | 吴延凤 | 基于"态靶辨证"分析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对中满内热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
92 | 郑殿芳 | 训练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整复手法的探析 |
94 | 刘媛 |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
96 | 夏小萍 | 中药熏蒸结合中频电疗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
99 | 熊鑫 | 中医针灸配合针对性功能锻炼对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
101 | 龚泽锋 | 腹针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的临床观察 |
104 | 夏毅 | 疗骨肿痛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
106 | 梁寿一 | 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中的应用 |
108 | 鹿晓兰 | 调Q-Nd:YAG激光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玫瑰痤疮疗效分析 |
111 | 朱佳会 |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
113 | 孟臻 |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康复疗效分析 |
115 | 李树海 | 中医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
116 | 许浩然 | 中药复方穴位贴敷联合养心氏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干预效果分析 |
118 | 海日 | 关于以要素为纲的脉诊教学及考核模式的思考 |
120 | 乔丹凤 | 基于中医"三焦"学说治疗慢阻肺机理探析 |
122 | 刘加昊 | 银屑病关节炎病因与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128 | 杨彧婷 | 列缺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
131 | 胡海昕 | 中药鸭跖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35 | 陈丰 | 辟瘟香囊干预医务人员感冒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137 | 林明钥 | 基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理论分析 |
140 | 杨铭真 | 黄芪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
146 | 强媛媛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甲状腺结节防治中的运用 |
149 | 潘璐佳 | 基于文献分析探讨数据挖掘在肺癌中药用药规律的应用 |
154 | 曹剑冰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研究综述 |
157 | 牟亮俊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灵仙活络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
161 | 兰宁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当归-全蝎-地龙"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
166 | 陈家琦 |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中医研究进展 |